增加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分类,使用者可根据产品工作原理合理选型,也可对不同类型探测器提出不同的检验指标要求。 探测器的进线和出线不应为同一接线端子 本次修订且对报警状态显示进行了明确规范,增加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传感部件污染提示功能的要求,使产品能及时提示管理人员维护保养,避免失效产品的非预期使用。 新规范还调整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阈值的范围要求,提高探测精准度,更改恒定湿热试验为交变湿热试验,提高探测器抗凝露性能等。 控制器的不同生产企业具有不同的操作面板,操作按键和指示灯的布局也各不相同。消控室的管理人员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在使用时,需要掌握数十种火灾控制器的的操作方式,增加了设备操作的难度。一旦发生火情,也增加了操作失误引起火灾扩散的风险,面板的统一化,减少消防管理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操作效率。 国家标准GB 23757-2009《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中,3.2.1.3条规定:“室内使用的控制器类消防电子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规定的IP30等级”。此次修订参考了GB 23757-2009的技术要求。 控制器属于消防产品,其自身的消防安全性能也十分重要,该规定为了防止控制器内局部元件失效,高温导致引燃外壳。 为了使指示灯更加醒目、清楚地指示控制器的状态。“指示灯功能应有中文标注”以便于产品在我国境内的使用。提高指示灯的指示性能,保证在低照度的条件下也能清楚的指示状态,避免炫目。 三元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电池内部材料的活性较高,一旦发生过充、短路等故障会引起剧烈的爆炸并产生明火。 控制器的应用情况过程中,很多报警控制器的备用电源处于故障状态,有的已无法供电,有的供电时间不足30min,极大的降低了控制器产品的可靠性。为保证设备稳定运行,虚标电池将被淘汰出局。 提升使用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 现有的控制器控制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输入节点进行连接;一种是通过总线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送。显而易见,通过总线通信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电缆的布设量,信息传送也更加灵活,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控制器由于故障等原因经常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消防管理人员未对这些探测器进行处理、更换,而是通过控制器屏蔽了火灾探测器。这样操作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该规定进一步加强消防控制器消防人员管理。 消防监督工作和消防管理工作需要了解控制器连接的各类设备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使控制器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送,使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方便地互联,促进消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建立统一的操作面板布局方案,实现火灾报警控制器操作面板和主要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控制器连接的通信线路分为:消防系统报警总线、消防系统联动总线和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由于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是控制器与各类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线路,直接与设备的联动控制相关,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不同总线混用对联动控制设备造成干扰,同时也为了便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各类设备的管理。对于现场布线要求高较高。